《化学分析技术》项目化教学体会师生谈

作者:文章来源: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蜜芽人口发布时间:2010-02-07浏览次数:1767

司颐(主讲教师):项目化教学,即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项目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化学分析技术》项目化教学完成了由实践情境构成,以工作过程为中心,以产品检测任务为驱动,充分体现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认知心理顺序,按职业工作过程逻辑,以《化学分析技术》中的方法为建构主线,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针对工作过程的环节来设计项目和任务。

《化学分析技术》项目化教学中通过引入项目,按照工作过程将其分解系列任务,并与相应知识点关联,使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问题的解决领会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同时通过知识拓展加深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即按“项目任务问题知识拓展”的思路实施教学,最终实现由“知识点问题任务模块项目”整个过程的完整学习。使学生领会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达到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1.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首先,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主动的,从接到项目开始到完成项目,主要靠完成任务单查找资料,获取知识,制定方案,实操训练,解决问题,知识拓展完成的。为完成项目每一过程紧密相连充满乐趣。2.授课方式改变由教师灌输变为能力实训。3.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强,理实结合更紧密。4.教学目的更明确。以突出知识目标变为突出能力目标。5.教师难度加大。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引者,教师对社会岗位需求的认识程度,对岗位技能的把握深度,直接决定了案例选择的侧重点,也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6.考核方式。由注重结果考核变为注重过程考核。

王新(主讲教师):在教学中突出“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主线,采用任务教学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学生、教师始终处于“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学”的良性循环,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技能不断提高。为胜任分析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施八周以来,已初见成效。

冯勃(分析0932):项目化教学好,学中做,做中学。有互动,讲纪律。时活跃,必细心,师精心,生认真。操作过程牢在心。试验方法忘不了,有错误,及时纠。老师帮助很到位,直接明了生易懂。理论实践相结合,双剑合并效果好。

李洁(分析0932):作为09届的大一新生,我们是第一批接受项目化教学的幸运学子,项目化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授课为辅,在此类教学中,学生要根据老师所分配的教学任务来完成预习,在课堂上,老师成为真正的辅导者,为同学们解答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接受了项目化教学以后,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这种项目化教学方法增强了我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操作技能,同时在这类教学中,我们要将“老师”改称为“师傅”,这更加形象的将我们带入了实际工作的情境,总体而言,项目化教学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提升了我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于欢(分析0931):项目化教学是老师围绕学生的优缺点开展的教学活动项目,在项目化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内在动力得以调动,而且能长时间维持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设计的各种教学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能力的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我觉得项目化教学的真正意义是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学校的零距离,有效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项目化教学真正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项目化教学是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提高技能。

项目化教学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三个转变,即由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刘志华(分析0932):开学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对化学老师的教授方式表示极大的赞成。

以前我上化学课时,总是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现在我们通过这种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行为导向,是我们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教学方法实施的经验,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这种教学方法项目任务明确,教师审查严格,实验分工明确,而且师生合作,是最好不过的教学方式。

2010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