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最新社会需求与IT发展方向,二级学院学生经培养,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应用开发、Web服务器端应用开发、移动终端应用技术、软件应用技术、JavaEE体系及应用技术、软件开源框架、大数据分析等应用技能,成为懂软件设计、会编程、能操作、能进行软件测试与分析、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进开发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鉴软件技术专业成功的课程开发案例及课改成果,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工作过程化(一体化)课程体系,实践课时比例占50%以上,合理制定课程标准、规划教学进程、安排课程课时。
三.教学资源开发
针对实岗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开发符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较强实用性的理论课讲义与岗位技能课工作手册。进一步整合现有校企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人才培养、校企联合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提供有利保障。
四.职业资格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体系成绩合格,推进组织学生参加1+X证书《Web前端开发》考试。
五.加强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同选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项目经理”队伍,完善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并将其教学工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双导师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继续实施学校师资进企业进行技能提升项目。
六.健全二级学院管理制度
健全二级学院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分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引进企业考评管理机制,全面评价教师(项目经理)教学(授技)水平,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项目经理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参与、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生制管理办法,保障学生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生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生合理报酬。落实学生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