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当我们在电脑上删除一个文件时,实际上只是将文件从文件系统中的目录结构中移除,删除的文件数据依然存留在电脑硬盘空间中。
简单来说,就是数据仍在硬盘中。但在电脑上看,原来存放文件数据的空间被标识为空白的区域了,这个空白区域是可以随时写进新数据。换句话说,删除文件也只是删除了指向数据的指针信息,并没有实际删除数据本被删除的文件仍然存在于硬盘中,只是变得不可见而已。
删除命令只是将文件目录项做了一个删除标记,数据区并没有仟何改变。由于删除操作不能真正擦除磁盘数据区信息,一些数据恢复工具正是利用了这点,才能绕过文件分配表直接读取数据区,继而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如果一键删除到回收站无法彻底销毁数据,那格式化硬盘呢?事实上格式化仅仅是为操作系统创建一个全新的空文件索引,和清空回收站几乎同理,操作后只是将所有扇区标记为“未使用”状态,让操作系统认为硬盘上没有文件而已。多数情况下,格式化不会影响硬盘上的数据区。因此,采用数据恢复软件工具也可以恢复格式化后硬盘中的数据。
综合来看,由于信息载体的性质不同,与纸质文件相比,数据文件通常存储在物理存储介质(如U盘、磁带、硬盘和光盘)等,其销毁技术更为复杂,操作更为繁琐。无论是重新格式化硬盘(尤其是采用快速格式化)、从活动环境中删除文件,甚至将文件拖到回收站,信息依然存在。所有这些方法只是删除了指向数据的指针信息,并没有实际删除数据本身。删除文件时,采用经过认证和验证的有效数据清理方法至关重要。只有采取正确彻底的数据销毁方法,才能达到完全脱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