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土豆,可以发芽腐烂,也可成美味佳肴,关键在厨师;一棵树木,可以枯朽成灰,也可成大厦栋梁,关键在园丁;而一个孩子,可以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也可成人类文明的推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有人说:“为师者,当一半匠心,一半诗心。有诗心,方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匠心,方能践行理想、立德树人。”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以诗心匠意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共产党员,应用外语系党总支部党员、公共外语教研室青年教师辛霏便是其中之一。
抗疫教学两不误 培育爱国情怀
2020年春节刚过,学生玩耍的心还没等收回,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而疫情带来的恐慌还没等平复,陌生的线上学习又迎面而来——怎么学?学什么?能学好吗?学生的心中充满疑虑。面对学生这些复杂的情绪,为了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辛霏老师以诗心酿趣,一下子就让学生爱上了“云端”飞翔。在课堂上,辛霏老师为引导学生感受翻译中的“德美辞丰”原则,引入中国对外援助物资上的中文诗词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等诗词语言附着的美丽色彩和句子蕴含的迷人意境,用鲜活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情怀。为了让学生体会中国文化精神,辛霏老师将 “诺亚方舟”和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进行对比,与同学们一起分享41个医疗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不顾自身生命安全,逆行武汉的感人事例,将“Pay tributes to the medics”(向医务人员致敬)几个字设计在课程平台主界面,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韧性”,树立学生相信党、相信国家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的信心。让他们在文化体验中产生共鸣,培养文化自信,内化为自身优秀的文化品格,以此作为价值引领的依托,传递正能量。为了让每一堂课生动,达到教学目的,辛霏老师经常备课到后半夜,常常为一时选不到一个最恰当的视频而懊恼,常常为找到一个教学案例而拍手叫好,妈妈总说她:“上个课都快魔怔了”。
课堂职场相连接 引领职业价值
职业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显性价值要求。辛老师巧妙地利用学银在线自创课程,把第二单元Career (职业生涯)这一兼具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教学主题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与职场紧密关联,尝试在教学中进行职业价值引领。由于公共外语课不设实训环节,辛霏老师提前一周与目前就职于广东惠州中海油壳牌的我院19届毕业生袁双亿、20届毕业生张文良和殷庚取得联系,与他们敲定时间,在线为石油化工系19级三个班的学生分享了英文简历,并模拟进行了全英文面试。袁双亿同学曾是辽宁省政府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殷庚和张文良同学也是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袁双亿同学由于工作与上课时间冲突,坚持通过照片为学弟学妹展示了他所在车间的全英文的工作环境。通过 “优秀毕业生英文简历和面试经历分享”环节,辛霏老师进一步对具有职场真实性的英文简历和自我介绍逐句讲解,为学生营造相对真实的职场环境,助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制造 “同侪压力”, 渗透“疫情有期,学习无止”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在线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迎难而上,共盼春天”的信心。

育人塑己不脱节 优化教学效果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熟悉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良好示范,本身就是学生第一堂职场入门课。疫情是障碍,需要跨越;疫情也带来机会,需要发现。在每次课的热身环节,辛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疫情相关英文表达。其中第一周通过两段中英文字幕视频学习了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中“Corona” 一词的由来,设置讨论问题,如:“What are the symptoms?”(症状是什么),“Is there a treatment yet”(有无治疗方案),“How to protect ourselves”(如何保护自己)等,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疫情,讲评学生上传的讨论笔记时,规范如“cough”“fever”“sneeze”等症状表达和“wear a mask”“wash hands”等防护表达的书写,提醒学生尽管疫情拐点已经出现,仍不可放松警惕。第二周时,国内疫情正逐步好转,但国外呈现疫情爆发趋势,辛老师挑选了世卫组织发布的一段全英文防疫视频,与学生一起进一步学习“How is it transmitted(如何传播) Groups most at risk(风险最大的群体),同时再次提问第一周的问题“Is there a treatment yet”,告知学生我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治疗方案,疫苗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世界疫情防控中扮演的角色,认识到中国所展现的担当与责任。此外,在线教学期间,辛霏老师不断发现和总结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大胆尝试,思考疫情过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最优途径,身体力行践行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摸索中,辛霏老师发现“腾讯会议”屏幕共享功能结合iPad手写笔,在“goodnotes”app中为学生讲解PPT可以进行圈画重点和单词实时查询,下课后将圈划过的ppt发给学生复习,高效方便,易于学生接受,并在公共外语教研室与全体教师分享了经验。为更好地督促学生、检验教学效果,辛霏老师每节课都为学生发布测试和作业,每周在线批阅240多份作业和测试,经常批改作业到半夜,并在下节课对作业和测试进行讲评。
随着学院招收留学生的工作提上日程,学院英文网站建设工作迫在眉睫,辛老师利用寒假通过“线上办公”与网站公司、学院相关部门不断沟通,商讨网站设计风格和栏目设置,完善网站内容,自学网站后台操作方法,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孔子学院颁发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为开学后学院招收留学生工作做足准备。
良师益友重任扛 助力人生规划
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考研、专升本扩招政策和教师招聘扩招政策,担任英语1831班班主任的辛霏老师第一时间在家长群和学生群同时转发了相关通知,并调查班级学生意向,组建“英语1831考研、专升本和教资信息分享群”。班级27名同学中共有16人加入群聊,经过统计,共有4名同学有考研单意向,4名同学有专升本单意向,1名同学有考教资单意向,1名同学有考研和考教资双意向,6名同学有专升本和教师资格证双意向。辛霏老师从“过来人”的角度为以上同学分享了经验,大到职业规划和院校专业选择,小到时间规划和具体题目解析,不断督促学生不能松懈,抓住备考的黄金时期。辛霏老师说:我累点不怕的,只要我的学生都能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能为今后的人生提早做好规划,少走弯路,我愿意做他们这一段旅程的领路人。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党员教师,以先锋之态,潜心向学、乐于付出,立德树人、甘于奉献;以师者之徳,授业解惑,诲人不倦,守正创新、铸心立魂!